近年来,白马乡秉持“生态建设产业化、产业发展生态化”的总体思路,以实现生态美、产业兴、农民富为目标,凭借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枣林资源,全力发展酸枣种植产业。如今,该乡的万亩酸枣已初具规模。
日前,记者在酸枣林种植基地看到,一排排青翠的酸枣树整齐排列,村民们穿梭于林间,娴熟地进行修剪枝条等管护工作。据了解,2023年,白马乡在外出考察学习后,成功引进保定宁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易县酸枣家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对该乡滚泉坡10400余亩的枣树进行嫁接、加工工作,并实施酸枣嫁接改良及酸枣初加工和酸枣仁产品深加工等项目。
【项目负责人 王彬】在母本为大枣的树种情况下,嫁接成酸枣,改良成酸枣品种,2024年我们又给白马乡政府重新签订了一个合同,总面积是10400多亩地,基本上水能覆盖的地,全部已经嫁接完成。
据了解,酸枣浑身是宝,其根、叶、树皮、枣仁均可入药,枣花能酿制蜂蜜,嫩叶可加工成养生茶,枣肉能制作食品饮品,枣核可生产活性炭,枣木更是优质木材。这种“一枣多用”的特性,让酸枣产业拥有了多元化发展的巨大潜力。此外,酸枣树的高度控制在1.5米至1.8米,树行间隙还可种植蒺藜等中药草。
【项目负责人 王彬】因为酸枣仁本身就是入药的一种东西,像缓解神经压力、治疗失眠这块是比较有效果的,因为中成药里面枣仁都是助眠的,酸枣叶子,总公司已经在研发酸枣叶茶,后期我们也有可能把酸枣做一些深加工。
同时,酸枣作为沙生灌木,既能防风固沙,又能改善周边环境,而且具有相当高的经济效益,当年栽植、当年挂果,三到五年便可进入丰产期,前景广阔。
【项目负责人 王彬】可以有效地防风防沙,对于经济状况这一块,目前我们是在第二年阶段,因为嫁接的酸枣要在3年—5年才能达到一定丰产期,后期2026年或者2027年以后效益才能逐渐达到,才能有一定收益。
酸枣产业在白马乡落地生根,也为附近村民打开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大门,让大家足不出村就能实现就业增收,日子越过越有奔头。
【生产技术负责人 李锁】我们2024年整体嫁接了6000余亩,当时每天用工都在100人左右,嫁接时长达到一个多月,随后我们正常情况下就进入养护管护期,就是正常滴水、抹芽、一些修剪工作,地里面的除草打药,平时的用工情况每天就在30人左右,我们现在就是男工一般在160元,女工在140元。
下一步,白马乡还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不断调整种植结构,在建成高标准万亩基地建设的同时,积极引导周边群众一起发展特色酸枣种植,并依托酸枣加工企业和医药企业,着力研发果汁、果茶和医药等衍生产品,让酸枣产业真正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“绿色银行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。(记者 杨敏)
运营单位:中宁县融媒体中心
联系电话:0955-5035386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955-87371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210007
邮箱:znrmtzx@163.com
备案号:宁ICP备18000997号